疾病资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爱和办好河大责无旁贷振兴中原教育义不容辞 [复制链接]

1#

关爱和:办好河大责无旁贷 振兴中原教育义不容辞_河南


人民开封10月26日专电(智泓 付永刚)河南大学百年庆典过去整整一个月,但以该校*委书记关爱和为代表的河南大学“学子”,一直在温家宝总理的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中,思考学校更为广阔的未来;一直在众多校友的意见和建议中继续坚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


站在河南大学100年的历史节点上,河南大学发展最快的10年有哪些变化?河南大学的百年办学历史有哪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从河南大学学生到河南大学*委书记,30多年的青春韶华洒落在了河南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关爱和本人对母校河南大学又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在他的眼中,河南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如何解读?在新的百年,河南大学会如何继续走好发展之路,对河南大学未来的师生、管理者又有哪些希冀和嘱托?


10月25日,本独家对话河南大学*委书记关爱和,从特殊视角展现百年河大,解读河大百年发展,展望河大新百年。


“最近10年,抓住了机遇,发展最快,进一步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关书记您好。


河南大学百年庆典时,世界各地的许多河大校友前来为母校祝贺百岁生日。温家宝总理还为河南大学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您作为河南大学的*委书记,在您的眼中,这一百年中,河南大学发展最快的是哪个时期?具体有哪些成就?


关爱和:河南大学的百年庆典,温家宝总理亲自题词,国家和省市的许多领导都非常关心,世界各地的河大校友也以多种形式祝贺母校百岁生日,我代表现任的学校班子和在校师生对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谢。


回顾学校的百年历程,我们认为最近10年,河南大学发展最快,凝聚力和号召力也更加强大,可以说是抓住了历史机遇。


这个时期,学校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办学目标进一步明晰。2008年10月,河南大学顺利实现省部共建,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09年12月,我们顺利召开第九次*代会,确立了“一条主线、两大突破、五大战略”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思路。2011年5月,河南省人民*府出台《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河南大学建成国内著名、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大学。2011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河南大学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2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2004年,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合作办学。2005年,受中国人民解放*总参谋部委托培养国防生。2007年,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作建立欧亚国际学院。2008年,与美国阿克伦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009年,与河南报业集团合作举办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河南大学建校之初,从文理两科开始发展,至1947年底,拥有6个学院,16个学系,成为华北大地学科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历经坎坷艰辛,今天的河南大学再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架构逐步形成。目前,学校拥有明伦、金明、国际学院等五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0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学校有正副教授1100余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13人,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43人,省级优秀专家34人,各级特聘教授74人。涌现出薛群基院士、山仑院士、王立群、宋纯鹏、万师强、耿明斋等众多名师,拥有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节能减阻添加剂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有教育部*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4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500余项。办有《河南大学学报》、《史学月刊》等10余种重要期刊。


办学效益进一步彰显。学校培养出40多万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其中院士、学部委员56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150余人。河南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智力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薛群基、邹广田院士领*的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仑院士、宋纯鹏、万师强教授主持的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都成为相关行业发展的助推器。董学芝教授解决了造纸黑液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耿明斋教授的“郑汴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相关论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中原发展研究院和宋文化研究院等等,为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王立群教授儒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


“河南大学百年历程,虽然曲折,但每一步都步履坚实”


:最近10年,我们看到也感受到了河南大学的历史巨变。在百年庆典中,许多校友不远万里赶来母校。他们热泪盈眶,在校园内不停地走走、看看,为母校曲折地发展到今天,由衷地高兴并不断地与人分享这些感情。关书记,您怎么看这些?


关爱和:在河大百年庆典上,一位老校友这样发言。他说,一个百岁的人是受人尊敬的,一个百年的老树是有福气的,造福地方的;作为一个百年的老校也是同样地受到我们的尊敬。


我很认可这句话。河南大学的百年历程,虽然曲折,但每一步都步履坚实。


1912年,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在科举考试的终结地上,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应运而生。学校先后易名为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6大学院的综合大学,是当时国内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学院分别独立并发展为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河南*法管理干部学院;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折枝为林,生生不息,河南大学以独特的方式,为河南、为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的建设、发展和布局做出了特殊的、无可替代的贡献。


如今的河南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空间日益拓展,办学实力逐渐提升,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文、史、哲、理、工、农、医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34个学院(部),87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生达6万6千余人。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河南大学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创下过无数辉煌,您认为学校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关爱和:说到河南大学的百年发展经验,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并认真总结的一个重要议题。河南大学风风雨雨走过百年,有历史经验也有问题和不足。但河大学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校训。我们认为,河南大学的发展经验主要有几个方面。


办好河南大学,核心是培育英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今日之河大,要能够培养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在道德上具有独立人格,在学术上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行动上能够脚踏实地做出创新成就。


办好河南大学,定位是服务中原。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拥有能够折射本民族文化精髓的一流大学;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地区,也必然拥有能够代表本区域的著名学府。文脉即国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河南大学位居中原,中原经济区是我们报效社会的宽阔舞台,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肩负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


办好河南大学,重点是学科强校。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学科积淀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要按照国家科技战略,凝练学科方向;按照一流大师成长规律,汇聚学科队伍;按照科技前沿的水准,构筑学科基地;牵手国内外名校,营造国际合作学科发展氛围。


办好河南大学,方略是高端突破。我们要强化优势,彰显特色,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中原社会发展,融入行业科技进步,打造高峰学科,延揽大师人才,共建高端平台,共享创新成果,提升国际合作层次,使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大学的标准。


办好河南大学,关键是社会支持。中原经济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务院“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明确要求,河南省*府实施《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的*策支持,地方*府与河南大学的互融共生,百年河大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文化底蕴,都为河南大学提供了持续提升的发展环境,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我们要把良好的成长生态,转化为师生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只要*府和社会为河南大学提供*策、机会和舞台,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喜的巨大成就。


“我对学校充满了感情,为其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我都感觉很幸福和欣慰。”


:我们了解到,您1978年在河南大学读书,现在是学校*委书记。对于学校,您一定有着与许多人不一样的深厚感情和深刻认识。请您谈谈这些年来,您对学校发展的个人感受。


关爱和:河大100年的历史,我在这里学习工作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有34年,所以对这个学校充满了感情,为这个学校做出所有的工作和努力,我都感觉很幸福和欣慰。


河南大学诞生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里,成长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历经百年沧桑,成就世纪辉煌。


百年河大,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启者,汇聚河南大学堂、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三支文脉,植根中原文化沃土,传承华夏古老文明,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铸就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这些文化传统,体现中原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是百年河大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河大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永不停步、奋勇向前。


百年河大,见证了现代教育的伟大历程。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艰难初创,到冯玉祥将*的改办大学,从省立大学的初具规模,到国立大学的空前鼎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从本世纪初的再度繁荣,到百年名校的全面振兴,河南大学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民族命运相连。目前,学校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府共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代表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建有多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百年名校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


百年河大,培养了治国兴邦的栋梁之才。河南大学延揽名师、培育英才的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哲学大师冯友兰、历史学家范文澜、语言学家郭绍虞、经济学家罗章龙、考古学家董作宾、两弹一星元勋*鸿辛等,都曾在这里传道授业,辛勤耕耘。建校以来,河南大学培养了40多万缤纷桃李,侯镜如、赵九章、赵毅敏、袁宝华、王国权、尹达、邓拓、白寿彝、梁光烈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河南大学已经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人才汇聚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百年河大,奠立了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诞生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之中的河南大学,建校之初,即开风气之先,内聚青年才俊,外纳先进西学,以三分之一的外教和西学课程,掀开了前瞻开放的历史首页。学校一直把开放办学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的同时,与10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为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广泛开展中外校际交流,在美国设立了孔子学院,在郑州建设占地2000余亩的国际化校区。河南大学持续化的国际化办学实践,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原儿女走向世界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


百年河大,铸就了爱国奉献的历史丰碑。建校伊始,河南大学便秉承“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的办学宗旨,不断谋求强国富民之道。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关头,河大师生以“读书不忘救国”的历史担当,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怀抱复兴希望,弘扬民族正气,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从北京火车站的设计到动力气象学的开创,从青霉素的研制到甲骨文的研究,从两弹一星的研制到文学巨著的创作;改革开放后的植物逆境生物研究、造纸黑液污染治理、中原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奥运气象保障、*河文明研究等方面,河南大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用责任与担当,铸就了一座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巍峨丰碑。


“办好河南大学,我们责无旁贷;振兴中原教育,我们义不容辞”


:关书记,看得出,您对河南大学充满了感情。现在,河南大学又站立在了新的起点上,那么您对河南大学未来的发展目标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期待?


关爱和:百年校庆前夕,*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府领导对河南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温家宝总理还亲笔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河南大学一直将服务中原作为己任,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历史机遇。我们认为,“办好河南大学,我们责无旁贷;振兴中原教育,我们义不容辞”。


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建设,对于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我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力量源泉和广阔空间,学校的发展始终受到省委、省*府和全省亿万人民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一百年来,河南大学秉承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植根中原文化沃土,努力践行高等教育使命,为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2012年,河南大学出台《河南大学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行动计划》,强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把握机遇,科学谋划,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主线,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为抓手,充分发挥河南大学的综合优势,在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建设好育人高地、集聚高地、创新高地和服务高地,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的重大突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河南大学将精心打造育人高地,充分发挥“人才库”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精心打造集聚高地,充分发挥“引擎器”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集聚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精心打造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动力源”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先进技术支撑;精心打造服务高地,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文化引领。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中,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河南大学将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幅度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振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